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网上聊天 >> 网上聊天发展 >> 正文 >> 正文

贵族的没落,思想巨人的崛起杨宪益,他向世

来源:网上聊天 时间:2023/5/16

1.贵族的没落,思想巨人的崛起

杨宪益,他出生于富贵之家。他的父亲杨毓璋,是民国时期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杨毓璋与袁世凯交好,杨宪益作为家中独子,更是备受宠爱。不幸的是,父亲早逝,他七八岁的时候,就需要穿戴整齐,代表父亲出席会议。

因为家境殷实,杨宪益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家里的教育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等到了中学,因为进入教会学校上课,老师都是英国人用全英文讲授,出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他开始学习英文。他大量阅读英文著作,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这为他后来从事翻译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来,他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仅用5个月的时间,他就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考试。这样的成绩,很不可思议。但因为当年牛津大学每年只招收一名中国学生,杨宪益的入学时间就推迟了一年。

这一年,有钱有闲的杨宪益,正好可以在牛津游历。入学以后,他也是放荡不羁,当时,正是出于游戏的目的,他翻译了《离骚》。

这可不得了。也正因此,后来杨宪益还被毛主席接见。当时毛主席还亲切地询问他,对于古典文学翻译的看法。

杨宪益,95岁高龄,于年去世。他这一生,翻译的中国古典作品,从《离骚》到《红楼梦》《史记》《聊斋故事选》《汉魏六朝诗文选》等等,译作颇多。有人甚至说,他翻译了“整个中国”。

本无意做翻译,却最终把翻译做成了终身的事业,杨宪益淡泊名利,他和妻子戴乃迭翻译到国外的作品,终于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进了国际的视野。

2.《我的舅舅杨宪益》

之所以突然对杨宪益先生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赵蘅的这本《我的舅舅杨宪益》。杨宪益的生平,我们在网上都能够查到,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实朴素的老者。

他与妻子戴乃迭的传奇爱情故事,在《我的舅舅杨宪益》这本书中,也无处不在。虽然,年以后,戴乃迭就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杨宪益对她的牵挂仍在。

他们共同合作,一起翻译的这些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为我国的对外翻译事业打开了新格局。人们之所以记住杨宪益,不再因为他贵族的出身,更重要的还是他的才华。

生活中的杨宪益,喜欢喝酒,喜欢和朋友聊天。他经历过中国战后的纷乱,可他依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的儿子早逝,这是他心中的隐痛。为此,晚年的他,把更多的精力,用来陪伴家中的小辈。

也正因此,作为外甥女的赵蘅常伴左右,杨宪益对她的作品,也指点颇多。这本《我的舅舅杨宪益》就是记录了杨宪益老先生最后的十年。这一年,一转眼。杨宪益看着朋友们一个个离世,颇多了几分旷达的意味。

他喜欢拿那些大事情开玩笑,因为很多事情,他全然不在意。他在意的戴乃迭离世后,他更是如此。生活上有小辈的照顾,他很知足。

3.生活速写,真情荡漾其间

读《我的舅舅杨宪益》这本书,首先要对杨宪益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如果不认识杨宪益,也没关系。网上找一找,很容易就能找到。除此之外,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最好先看看这本书的附录和后记。把其中重要的人物关系梳理清楚,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晰。

赵蘅不仅仅是一位作家,同时,她也是一位画家。她出生于一个翻译之家,舅舅杨宪益做翻译,她的爸爸赵瑞蕻也做翻译。这是一个学术之家,但日常生活,却一点不刻板。

我喜欢《我的舅舅杨宪益》这本书中的日常,尤其是那些和读书有关的日常。虽然晚年的杨宪益已不再翻译,但他们一大家人一起讨论书籍、讨论时事的日常,又是如此动人。

赵蘅的速写,在整本书中,堪称点睛之笔。那些文字,朴素有力。它让我们重新见证了老一辈学者的智慧与洒脱。

这些文字,是对过往时光最好的交代。我们因此,而看到了伟人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同时,我们更看到,亲情脉脉,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