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6月23日,在皮埃尔·德·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提议之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一天也成为了奥林匹克日(OlympicDay)。对有着“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称号顾拜旦来说,现代奥运会是建立在“所有比赛,所有国家”的精神上的,但这个看法也许太过天真和乐观,各个政府在有关政治利益和合法性事务面前,通常不会理会他的这个崇高理想。
一个例子便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国际奥委会依然声称只承认各奥委会,而不是民族国家。这样的话,原则上它可以认可任何领土上的国家奥委会。例如美国国土内就有三个奥委会:美国奥委会、波多黎各奥委会和关岛奥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成立后,国民党败走台湾,但仍不肯退出国际政治舞台。国民党逃离大陆后,台湾通知国际奥委会,称中国奥委会地址迁到了台湾,继续保留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国际奥委会面对“谁是代表中国”的问题,感到十分烦恼。
中国人与奥运会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除了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拿下历史上第一块奥运金牌、一显中国清除体育弱国名声的决心,以及年奥运会的举办大大增加了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分量,奥运之途始终都是中国寻求民族自强与国际认同的一个过程。中国与体育的互动,背后既涉及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制定,也关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以及西方文化和民族热情之间的深厚关联。
许海峰夺金之后在日前出版的《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一书中,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国琦从一个百年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体育,探索了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之交痴迷于西方体育,以及这与中国寻求国家和国际认同的关系,从体育与政治的独特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寻求民族自强与国际认同的过程。在奥林匹克日这一天,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从中节选了与奥运和爱国主义相关的部分内容,以期与读者一同思考体育运动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国式的国际化》(节选)
文
徐国琦
中国人参与现代体育运动,甚至为此着迷,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爱国主义的驱动。而在从西方引进现代体育以及参加国际比赛的过程中,中国同时也通过体育去表达自己的世界观,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并明晰其民族身份。当世界在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聚集中国时,体育将可能提供更大的机会去增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分量。
在20世纪,世界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分裂,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人们之间制造了许多隔阂。然而,体育、尤其是奥运会和世界杯持续不断地在很大程度上将人们带到一起。甚至当中国在冷战期间受当时极左思潮影响,与世界体系隔离时,这个国家仍然试图通过友谊比赛和新兴力量运动会与世界进行交流。从80年代起,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取得飞速进步,随着中国人自信的增强,没有比体育更能象征争取更高声望的动力了。对中国人来说,接受西方体育表明了自身地位的提升以及与世界文化比肩的渴望。
篮球也许最能代表中国对这种形式的国际化的口味。从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中心发明篮球之日起,它就注定要成为一项全球体育运动。一位观察家分析:“当基督教青年会教士在19世纪90年代带着《圣经》和‘篮球十三条规则’来到天津市时,他们相信救赎会通过上帝和篮框来临,无论谁先谁后。”
虽然没从篮球获得多少救赎,中国还是挑选了最高的篮球运动员来举起奥运会开幕式的旗帜以引人注目,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年和年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在年汉城奥运会上,一开始被选为开幕式旗手的也是篮球队选手王立彬,但后来改为了前中国篮球队中锋宋涛,因为王立彬要集中精力准备当天举行的比赛。在年雅典奥运会上,姚明获得举旗的荣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拥有7英尺又6英寸身高的他比其他运动员都要高出一截,让整个中国代表团的名官员和名运动员都显得高了些。
年汉城奥运会,前中国篮球队中锋宋涛担任开幕式旗手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改革带动下,社会和政府可以共同通过体育把中国的国际化再往前推进一步。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90年代中国学生将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和周恩来封为20世纪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人物,北京的小贩们将迈克尔·乔丹的海报和挂历与毛泽东的画像放在一起出售。当NBA决赛年首次在中国直播时,一项调查显示,迈克尔·乔丹成为中国大众文化的顶级英雄,受到广泛的追捧。年,《环球时报》决定以五十位在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人为主题刊登一系列文章,这当中不仅有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查尔斯·达尔文、卡尔·马克思、列宁和理查德·尼克松,而且还有迈克尔·乔丹。沃尔特·拉夫伯(WalterLaFeber)写道:“篮球的故事,特别是在迈克尔·乔丹时代,帮助我们明白这个时代何以被称为‘美国的世纪’。”
中国人全心全意地拥抱美国世纪的这一侧面,而没有考虑他们对NBA的热爱与爱国主义或者民族自豪感是否相一致。当美军在年5月7日轰炸驻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时,许多中国城市的青年显然被美国的这一反华举动所激怒,却仍然在当年6月打电话抱怨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抗议取消原定的NBA球赛直播节目的决定,打电话的人坚持体育比赛“应该与政治无关”。到美国大使馆门前抗议的一位学生领袖说:“我恨美国霸权,也爱NBA比赛,但这是两回事。NBA赛事属于世界,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欣赏。”在爱国主义可能会将中国和美国的大众文化分隔的同时,体育很明显地以这种方式为两者带来了共通之处。也许只有体育才能扮演这样一个微妙的角色去推动中国持续实现国际化。
北京,大学生在一幅乔丹壁画前打篮球世界体育组织一直在努力从中国人的兴趣中盈利。NBA总裁大卫·斯特恩(DavidStern)积极地树立NBA的全球品牌,他把有1.3亿潜在体育消费者的中国看作篮球的“终极前线”。
根据新近的统计,中国有5亿篮球迷,他们在年购买了4亿件NBA“品牌”的产品,从运动衫和篮球都有。如果这些数字可靠的话,那中国就是NBA的顶级球迷国之一。NBA还声称,在中国播出的—赛季的多场比赛中有超过10亿次观众收看。
斯特恩近来还声言,他对中国政府将它的体育标示为“对健身、锻炼和和谐非常重要”感到非常高兴。从NBA运营方的角度看,世界不用接管NBA,因为NBA将接管世界。今天的NBA官方网站有多个语言版本,包括一个中文版本,NBA收入中很重要一部分来自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销售。联赛本身则也越来越国际化,例如在-赛季,18%的NBA球员来自国外,而这一数字将会增加。姚明就是其中一位外国球星,他在年作为第一顺位新秀加入休斯敦火箭队并一直为该队效力。“姚明是大卫·斯特恩的梦想,”火箭队总裁乔治·波斯特洛斯(GeorgePostolos)说,“他将全球化带到了一个新层次。”
为休斯敦火箭队效力时的姚明尽管姚明不是第一位进入NBA的中国球员,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他仍可以被描述为中国同时出现的三大潮流的象征: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跨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以及中国人对所有国际性事物、尤其是体育的着迷。从这点上看,姚明真正成为了布鲁克·拉尔默(BrookLarmor)眼中的“全球化的海报明星”。对于受自卑情绪和冒失蛮干困扰的中国人来说,姚明成为了中国自信的符号;他能够和世界最强的对手比赛,站得比任何人都高,因此也抹去了对中国选手能否在世界赛场上取胜的疑惑。
许多中国人密切留意姚明的比赛,观看他在美国走出的每一步,因为姚明是中国人的一员。姚明的第一场NBA比赛有2.87亿中国家庭收看,他参与的第一个赛季中,NBA在中国播出了场比赛,包括30场姚明效力的火箭队的赛事。姚明的NBA常规赛在美国吸引了一百万观众,但“通常会在中国吸引达三亿之多的观众,令休斯敦火箭成为中国的最受欢迎球队,也是世界上被观赛最多的球队。当互联网门户网站搜狐在年12月主办与姚明90分钟网上聊天的活动时,将近九百万球迷登录,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中有六个的系统崩溃”。
中国观众看到姚明球打得好就会高兴。在年作为新秀的那一年,姚明平均每场拿下13.5分,有8.2个篮板,消除了所有人对他能力的疑虑。中国观众当中有很多受到良好教育、工作有成就的人,NBA拉近了他们与美国文化的距离,让他们有机会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分享对篮球的热爱。《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提到:“今天,中国涉足全球市场经济,它的孩子们拥抱西方文化,新兴城市专业阶层在每个转变中寻求自我表达的机会,这时候还有什么比篮球更好的载体呢?”
姚明也是一个有效的使者,将中国人和美国人连结起来。当他在出战首年一次又一次地阻断高大的对手沙奎尔·奥尼尔(ShaquilleO′Neal)的投篮,并以一个灌篮锁定其中一场比赛的比分时,上面提到的《纽约时报》的文章宣告:“他不仅赢了一场比赛……在世界范围内,他打碎了矮小、柔弱的老式中国人形象。”《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很好地阐释了姚明现象:
他们有13亿人,但西方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人。几十年来,要么是一大群低工资的工厂工人,要么是某个运动机能亢进的功夫明星或者土气的电脑奇才去构成整个传统印象。但总体上,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人是不可理喻、不可了解、不可测算的。现在姚明出现了——而所有错误构想的、有关那些奇怪的中国人的陈腐印象就像魔鬼灌篮后的篮板,被打得粉碎……姚明一手将他那些寂寂无名的同胞变成可以和最佳选手对垒的强人。对于美国人来说,姚明和蔼可亲的举止和机智的应答是给NBA的坏男孩们的受欢迎的解毒剂。而对于长期注重其海外声誉的中国人来说,姚明从温顺的运动机器到具备领袖魅力的篮球界精英的成熟过程,无疑是中国自我证明的最佳案例。
姚明与奥尼尔这些美国主流媒体的观点在描述姚明对美国人的中国印象所产生的影响时有夸大之处,但中国人对NBA和奥运会的热情显然是大潮流的一部分。姚明是第一个受西方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