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玉茹
来源:一条
近三年的疫情反复下,人们对线上生活的需求和参与频率到达了一个顶峰,元宇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火了起来。
Facebook(现名“Meta”)、微软、腾讯、字节跳动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
元宇宙依托于VR、AR、AI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虚拟空间。疫情期间,韩国某游戏公司将总部搬到元宇宙里,已有部分员工在此上班。
新兴元宇宙平台Keys上在售的豪宅。美国、英国都有在建的豪宅将在元宇宙和现实中同时发售,也就是说可能会有两位主人。
年初,由多位院士和学者等编写的《中国元宇宙白皮书》发布,称:
未来30年,元宇宙将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至少有12亿人可以成为元宇宙的终端用户。
爆发式的发展背后,质疑声不在少数:
“这不就是网络游戏?有什么新奇?”
“就活在现实世界不好吗?”
“什么都要扯元宇宙,炒作!”
瑞典组合年举办的元宇宙演唱会,借助AR/VR/XR与观众实时互动
虚拟时装博主“Kira岐牙”
自2月起,我们与80到00后的多位元宇宙初代深度用户聊了聊他们的体验:
在元宇宙谈恋爱、蹦迪、上班、买房……
并采访了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观察员裴培,
试图了解当前真实的元宇宙样貌,未来它是否、又会怎样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生联系。
博主将自己的家扫描进了VRChat,邀请虚拟世界的朋友来参观(来源:信徒shinja)
年轻人的社交,
来到虚拟与现实的临界点
年12月31日晚,00后香港女生Rubi在隔离的酒店房内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要不上元宇宙看看吧,跨年夜一个人太闷了,”她想。
戴上VR眼镜,登录元宇宙平台VRChat,她惊讶地发现,一帮朋友竟然都聚在他们平日爱去的日式庭院里,在樱花树下围成一圈聊得正欢。
在元宇宙和新朋友打招呼
小团体一共9个人,中国人、韩国人、印度尼西亚人,上班族、学生党都有,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组合。但在这里,自疫情起他们几乎每天都会见面,唠嗑、唱k、打牌、看电影,一聚就是几个小时。
大家聊着生活中的琐事,还放了烟花,因为时差足足跨了3次年。和朋友告别,Rubi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却满是“切实存在的幸福感”。
据VRChat的官方数据,这天最高有超过4万人同时在线跨年。用户最多的东部标准时区0点左右,服务器更是一度因为人数过多瘫痪。
疫情下,元宇宙的社交功能成为主流。微软旗下的Altspace、Meta的HorizonWorlds等都是类似的元宇宙社交平台(图为不同平台的活动现场,观众通过VR设备入场,气氛火热)
在这款疫情期间爆火的平台上,你可以和数百万世界各地的人一起探索数十万个虚拟世界,或创造新的空间。用户几乎都是90后、00后,大多有着非常现实、强烈的社交需求,而非抱着“玩游戏”的心态。
在元宇宙中,他们体验到了极强的沉浸感。借助扩展现实技术,从雨滴落地溅起的水花,到把头埋入水中的瞬间听觉的变化,再到通过感应器还原的用户动作甚至表情,一切都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这是之前的网络体验无法实现的。
事实上,元宇宙社交的对象在现实中也成为密友,甚至恋人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采访中,Haru告诉我们,她和同岁的德国男友就是年底在VRChat上认识的,已经稳定交往了2年多。
现阶段已有不少可实现全身追踪的VR设备,大大提升了元宇宙社交的真实感和亲密度(来源:塔塔的VR教室)
Haru和男友在元宇宙体验的奇妙约会
“人怎么会在没有任何真实的肢体接触,也看不到彼此样貌的情况下对另一个人心动?说实话我在没尝试过前也觉得难以理解,很奇妙。”
有一次,他们在VRChat里坐火车看海景,夕阳的光洒满车厢,美得像是仙境。“我扭头看他,发现他也在看我,当时真的心里小鹿乱撞。”
今年,Haru选择去英国读研,方便和男友见面,而在大学专攻中文的男友则准备之后来中国交换,体验女友的城市,再商量决定未来要在哪里一起生活。
在VRChat认识的一对情侣正在进行虚拟与现实的双重约会
线下生活逐渐恢复后,Rubi和Haru都表示自己在元宇宙上花的时间变少了许多。“目前元宇宙主要依托VR,但当下的VR技术还远远没能达到完全复刻或战胜现实的地步。”不过,那个世界依旧吸引着她们时常过去看看。
微博、b站、YouTube等平台上,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开始分享自己在元宇宙上的日常生活,收获了大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