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在年到来之前,没人想到一场疫情,会令武汉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这场噩梦随着4月8日武汉解封渐渐消散,但很多人对武汉仍然是一种谈之色变的态度。
他们不知道武汉真实的状况究竟如何,更不敢到那里亲自去看看,就只能任凭想象力驰骋。
武汉解封后的第79天,一部名为《好久不见,武汉》的纪录片终于满足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窥探,让人看到后疫情时期武汉的真实面貌。
出乎皮哥意料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导演,竟然是一个日本人。
年就定居中国的竹内亮专注于纪录片的拍摄,他的纪录片风格细腻,始终聚焦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图:竹内亮导演的系列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在竹内亮看来,能打动人的不是漂亮的镜头和戏剧性的故事,而是生活中那些真实的人和事。
比如武汉如今的真实状况,他觉得作为纪录片导演,有责任用他最擅长的“记录真实”,将武汉的现状展现给外界。
在前往武汉的高铁上,他的心里其实也在打鼓:到武汉以后会不会有危险?
这种疑虑随着他进入武汉,所见所闻越来越翔实后,慢慢被抹去了。
虽然不复昔日的繁华喧嚣,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你能明显看到武汉正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
摄影机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中,最终选择了十个人,去记录他们的生活。
他们不是崇高的英雄,而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有的曾痛失至亲,有的面临着失业的困境,但他们都没有颓丧,而是在慢慢前进着,步履不停。
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或许才是“打开”武汉这座城市的正确方式。
01、
庄园,在医院的前台工作,是个很可爱的女孩,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
但在温柔的笑容背后,也有着无法化解的悲伤。
在这场疫情中,庄园永远失去了她的外公,提到外公的去世,这个女孩的眼眶马上就泛红了,声音也多次哽咽。
医院都是床位紧缺,庄园和家人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最终也没能留住外公的生命。
看到有的老人最终被治愈的消息时,她就禁不住会想,这些老人里,为什么不能多一个她亲爱的外公?
噩梦虽然远去,但它留下的创伤难以磨灭,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龚胜男,一个特别“潮”的护士,喜欢跳舞,性格特别开朗。
在武汉长江大桥上骑行,带着竹内亮去吃经典美食热干面,还跟着亮叔学会了两句日语,从这个女孩身上看不出疫情给她造成多么大的冲击。
但当竹内亮问起疫情期间去世的人,龚胜男的情绪突然开始失控,似乎有很多东西已经压抑许久。
她说,疫情期间看到殡仪馆门前排起的长队,她的心里就特别难受。
虽然死亡没有发生在她和家人的身上,但龚胜男能够感受到病人及其家属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奈,所以她不愿去回忆这些。
那些沉重的往事在她的心上划出一道道伤口,而能缝合伤口的,只有时间。
02、
外卖手老计,疫情期间他将摄影机装在头盔上,记录下这一特殊时期他所见的点点滴滴。
当问到他怕不怕被其他地方的人歧视,老计毫不犹豫地说,不怕,但我介意。
没有哪个武汉人愿意被当作“异类”,那些嘲讽、诋毁和质疑都像一支支利箭,深深伤害着他们。
曾经营一家艺术教育店的安雨擎和她的朋友们说,前不久到外地出差,虽然早就做过核酸检测,但当地仍要求他们隔离。
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因为他们从武汉来的。
即使在武汉城内,这样的歧视也并不少见。
庄园的阿姨早前也感染了病毒,经过几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已经完全治愈。
但治愈回家后,以前经常在一起聊天的邻居见到她,会不自觉地侧身躲开。
阿姨说,这感觉就像自己背了一颗毒气弹,心里特别不舒服。
没有人愿意受到这样的对待,这样的“异类标签”,不知何时才能撕下来。
03、
李杰,医院的工人之一。
问他医院,李杰的回答特别朴实。
一是因为工资高,还有就是那种热情澎湃的力量特别感染人,让自己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其中。
因为疫情,李杰所在的公司状况并不好,所以他现在什么工作都去做,以维持家中的开支。
但李杰并不悲观,通过这次疫情,他反而看透了:赚多少钱并不重要,主要是生命。
“祸兮福之所倚”,就像这句老话说的,疫情带来的不只有苦难,也让人参透人生,有所收获。
对这一点,英语老师脏辫熊深有同感。
疫情虽然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从另一方面看,武汉被全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