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天天生活在一起,却对彼此一无所知。
作者
邢逸帆光谱编辑
光谱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听说没有,最近,又一部亚裔主演的电影在美国口碑炸裂了!
由《星际迷航》里的亚裔老熟脸,“韩国周杰伦”约翰·赵(JohnCho)领衔主演的电影《网络迷踪》(Searching),早在年就在圣丹斯电影节拿下3项大奖,公映后也在烂番茄上保持了93%的新鲜度。
这部没什么当红影星、也没什么大场面的小成本电影,当初被索尼以五百万美元的白菜价买到手,上映仅三周,全球票房就冲到了万美元,约合三亿人民币。索尼真的捡到宝!
而《网络迷踪》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整部片子都是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电子屏幕的视角呈现的。
看完后硅星人不禁跃跃欲试:给我一台MacBook,给我一个iPhone,我没准也能在家拍出这个么片儿来……
但恰恰是这种看起来省事省钱的制作方式,结合《网络迷踪》的剧本,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炸裂!炸裂!!炸裂!!!
其实《网络迷踪》讲的故事,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高中生女儿突然失踪,苦逼爸爸抽丝剥茧发现“乖乖女”的惊天秘密。
《网络迷踪》的故事发生地就在硅谷核心地区圣何塞,故事的呈现方式也是各种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Tumblr,YouCast,还有Venmo。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角的电脑操作系统也从WindowsXP换成了苹果OS。
剧情:亚裔爸爸找女儿
约翰·赵饰演的David是个典型的亚裔父亲,对女儿Margot的爱深沉,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他对青春期的女儿的社交生活感到好奇,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尤其是在Margot的妈妈因淋巴癌去世后,父女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父亲以为只要闭口不提,自己和女儿就会渐渐把伤痛忘掉,回归正常的生活,但女儿却一直没从妈妈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变得愈发孤僻内向。
严肃笨拙的爸爸,勤奋内向的女儿,这对父女互相依赖,却不曾真正了解彼此。
被压下去的父女矛盾在一个节点集中爆发:在期末考试结束的晚上,女儿Margot突然失踪了。
于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就有了:从物理到精神上,找回女儿。
于是,David开始利用各种网络工具搜索女儿身边的一切,却发现自己对女儿Margot几乎一无所知。
爸爸的脑袋快炸了。网络上的Margot和自己从小宠到大的那个“乖乖女”简直判若两人。
自己的贴心小棉袄竟然在互联网上自拍、直播、和小混混“调情”,这简直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父亲的噩梦啊!
随着逐渐深入女儿的社交网络,David发现,女儿从不愿跟自己提起的心事,却能讲给网上的陌生人;女儿在现实中没有朋友,却在网上有频繁交流的网友。
Margot到底去哪了?电影院里的所有观众都像是被导演牵着鼻子走,完全沉浸在剧情里。而这种让观众头皮发麻情绪紧绷的体验,可以说是悬疑惊悚片的最高追求了。
拍摄手法:屏幕摄影
产生这种奇效,《网络迷踪》的“屏幕摄影(Screenlife)”形式功不可没。
《网络迷踪》整部电影都是通过电子设备屏幕的视角呈现的。观众跟着剧情的节奏,视角在电脑屏幕、监控录像、手机摄像头之间移动,通过各种细节来捕捉角色的情绪变化。
David一边开着FaceTime,一边搜索女儿的Facebook
比起传统的电影,《网络迷踪》的形式甚至能更有力的调动观众的情绪。
在影片的前五分钟,观众通过妈妈电脑里的一个文件夹看到了Margot第一次入学、第一次上钢琴课、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照片和视频。
琐碎的生活场景、细心的妈妈、可爱的女儿,每一个文件都还原出了这个家庭曾经的温暖。
我们看到主角在Google日历上加入“第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妈妈出院”的日程提醒。接着,又把“妈妈出院”推迟到下一周。最后,鼠标在这项日程上徘徊良久,点击了删除。
这个家庭遭遇了什么,不言而喻。从Google日历这个小小的侧面,每一个观众都感受到了那种微妙的悲伤。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
在女儿不回电话短信后,David发了一条长长的信息,质问女儿“为什么偷偷摸摸不去上钢琴课?为什么撒谎说自己晚上在同学家?为什么没去学校?为什么不回电话?”然而在打完这一长串之后,David犹豫了一下,又把信息删掉了。最终发出去的是,“尽快回话”。
一个担忧女儿却又深沉内敛的父亲形象,就这么立起来了。
在讨论剧本写作时,契诃夫曾说过,“不要告诉我月光很亮,要把碎玻璃上的反光展示出来”。
在这一点上,《网络迷踪》的制片人Bekmambetov和契诃夫英雄所见略同。
叙事:大量运用科技产品,满满熟悉感
除了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剧情之外,《网络迷踪》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纯粹依靠对科技和互联网产品的重度使用,就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叙事。
而且效果之赞,令人惊讶。
如果是一部正常的,普通的悬疑电影,会怎样讲故事?根据知乎作者星夜行的总结,悬疑电影的叙事手法无非这几样:非线性叙事结构、记忆梗、时空梗等等。
比如,《蝴蝶效应》(ButterflyEffect)可能是很多朋友看过的一部科幻悬疑片,采用的就是时空梗,主角通过回看日记可以返回过去修改历史;
诺兰的神作《盗梦空间》则是采用梦境和时空融合的结构,逐渐深入对手的潜意识,改变其心理,最终实现商业目的。
然而《网络迷踪》完全放弃了所有前辈搭建的台阶,自行构筑了一套崭新的,却又让绝大多数观众都格外熟悉的叙事手段。
正如前述,片子重度依赖iMessage聊天、FaceTime电话、浏览器等软件服务来推动剧情进展。
David非常敏感,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到过世的妻子。他在日历中删掉妻子的生日,把妻子的照片和视频放进隐藏文件夹。
隐藏文件夹好像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隐喻:不舍得删除、无法忘却、却又不愿再提起。
片子的一种桥段就是:David不止一次在聊天时输入了一段内容,再删掉,修改,再删掉。“妈妈也会为你骄傲的”这条短信,David打了又删,最终还是没能发出去。
而现实中的观众恐怕都做过同样的事。
我们都曾在给心仪的对象发第一条消息时感到过不知所措;
我们也都见过那个“正在输入…”的小标记出现现在聊天屏幕上,许久过去了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面对不讲道理的老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删掉了泄愤的文字,最后只发出了一个的表情。
正是通过这种在智能手机的时代人尽皆懂的小套路,导演很巧妙地唤起了观众对于David那种找不到女儿焦灼状态的同理心,并且随着片子的进行,不断强化这种感觉。
另一个桥段,我仔细想了想,应该就是:
社·会·工·程·学
如果只看片子的前三四十分钟,观众完全会觉得David真的是史上最烂爸爸:不但对女儿过分严格,甚至根本不知道女儿都有哪些朋友可以联系。
然而越往下看,越发现这个爸爸好像有点厉害……
在镇定思绪之后,他很快就发动了自己的调查。他想方设法打开Margot的电脑,登录女儿的FB、Instagram、Venmo(美国的一个转账软件)等各种账户,试图发现Margot失踪的线索。
David用FB上的好友列表进行排查,再把这些人的表述和他们在其他软件上的表现进行交叉比对,果然找到了可疑之处。
这不就是“人肉”嘛。
在现实中,相信很多朋友年轻的时候都人肉过别人。比如你的网恋对象失踪了,你费尽心思找到了人,发现他根本不是告诉你的样子;再比如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他人却把他的真实信息放出来吸引网络暴力……
大家都有过年轻的时候。
我相信唯独在一类场景下,人肉是可以被鼓励的:自杀和确认的失踪。
就拿《网络迷踪》的背景来说。在美国,未成年人失踪都是由警方来进行调查。失踪者的家人朋友除了提供线索之外,通常不会被邀请参与调查。
而David认为自己有能力来进行调查。因为——谁都知道——警察没有那么先进,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踪案,不会有人会想到利用互联网产品,更何况小小的一个当地警局,又怎么可能有所谓的网警负责上网搜集线索。
事实也证明,他的努力为调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除了刚才介绍的这些,《网络迷踪》还有很多跟使用电子设备和浏览器的小习惯有关的,会让观众感觉十分熟悉的叙事的方式和技巧。
而考虑到片子的画布全程都是电脑画面:看的越久,观众的代入感越强。
看着看着,我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DavidKim,盯着屏幕,试图从电脑画面里发现Margot失踪的线索……
看完心都还在跳。
要知道David为什么这么厉害,我们不得不说说片子里利用到的科技和互联网产品。
开头,很长篇幅给了大家最熟悉的操作系统:Windows。由于从Margot出生一直讲到长大,操作系统也从Win95一直升级到到XP。但是没有到Win8以及后来的Win10,因为一直在用Windows的妈妈过世了。
这一家人特别爱拍视频……所以老古董WindowsMediaPlayer也有不少戏份:
都爸爸后来一直在用OSX或者macOS(从壁纸来看应该是Yosemite或者ElCapitan?)爸爸和女儿都在用iPhone,所以他们才可以跨屏用iMessage和FaceTime。
片子的背景是在旧金山湾区的南湾,也就是咱们都知道的硅谷。这已经从一方面解释了David的社会工程学功力为何如此之强:他是个工程师。
如果有眼尖的程序员朋友看了这部电影,应该发现了一个超兴奋的细节:David上班的一幕短暂了出现一个Ubuntu(或者极其相似的某个Linux发行版)的桌面:
在搜寻女儿的过程中,David几乎翻遍了女儿用过的社交服务,包括并不限于:iMessage/FaceTime、Facebook、Instagram、Tumblr、YouTube等等。
电影出现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Youcast的直播软件,看起来跟Periscope之类的直播软件差不多。
对了,除了社交软件之外,电影也高效利用了转账软件Venmo和BankofAmerica的银行账户页面来推进故事的进展(某一瞬间还以为剧情会发展成洗钱。)
最后,不妨讲讲我们在观影时候发现的彩蛋:
1)女儿失踪之前,David一直在约会(pao);
2)画面里很多内容都是和剧情有关联的,但是只作为背景,从来没有出现在前台,比如David的炮友着急找他,他的妈妈着急来美国,以及老板同事着急他之类的。
后来才知道主创为了这些背景内容也花了很多时间,但大部分观众看第一遍真的看不到。
3)电影里YouTube、Twitter或者新闻网站的页面上都会有一些新闻的链接,其中组成了一个很可怕的支线故事,大约是从NASA发现天空中有异样,开始,发展到怀疑外星人降临,最后到NASA一名员工被杀之类的……
4)电影里某个很可疑的角色曾经表示过自己最喜欢的宝可梦是变隐龙(Kecleon)。这个宝可梦的特殊能力是:
(看了对主创的采访之后,才发现这帮人设计了数量多到可怕的彩蛋在里面……)
这不是逼人二刷/三刷/买DVD么!
往期推荐
GitHub的中国乱象:刷星、高仿、骂街和版聊
调查
第一高楼变“斜塔”:中国买家的旧金山豪宅噩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