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条推送
每一个逐梦前行的人皆身披万丈光芒不畏惧风霜不惧怕荆棘勤学苦练赤血满腔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看民大追梦少年步履不停黄宣渝我校英语翻译专业级学生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读会议口译方向获奖记录
学年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阅读大赛湖北省二等奖
年获得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决赛)三等奖
年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省一等奖
-年荣获两次国家奖学金
-学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
付实践,不骛于虚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想要提高学业成绩离不开长期的积累。黄宣渝在英语的学习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我从上大学起就培养起了随时随地练听力的习惯,在外如果没有什么事,我都会带上耳机,它已经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黄宣渝在闲暇时喜欢看书、看剧,也有随手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开始看到生词或者是有用的句子,会自动自觉掏出本子来记下来。几个学期下来积攒了好几本笔记。后来,在碰到不懂的知识点会马上去查,有好的表达也会当时就背下来,之后会找机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写日记、和别人交流、尝试自己做思维导图或复述等方式输出这些新的知识,这样能更高效地背诵和记忆。”
“把自己敞开,多与人交流,我觉得这是我们学好口语的关键。”黄宣渝经常在网上与人用英语交流,通过聊天,他遇到了形形色色、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他曾经与有着相似游历路线的导游大哥畅聊到半夜,对方熟练的口语表达和丰富的阅历令他赞叹不已。偶然发现趣味相投的聊天对象其实与自己在同一个推免交流群里,并且以同一专业获得了推免名额,发出"whatasmallworld"的感慨。“不管口语好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敢于分享,并乐于分享。分享欲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人们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接触到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
在日常中,黄宣渝很重视计划性,“我会把我在未来一个星期或者是半个月准备参加的活动列一个表格,并写上我对这个活动的预期结果,比如说我能不能拿到这个奖。有了期待,就要为这个期待去负责,我得尽力地去拿到这个成绩。”
谈及如何疏解压力,黄宣渝表示,当他压力大的时候会去找同学、朋友倾诉,或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书、看剧、锻炼等。“不过,当我压力真的很大的时候,我可能会自己一个人到外面散散心,骑上自行车就可以出发啦。目前为止,也算是摸清了学校周边的各个路线。在这里强烈推荐绕东湖绿道骑行,沿途的风景很优美,空气很清新,非常治愈。”
“他的时间和精力好像永远都用不完。”黄宣渝的朋友说道。在朋友们的眼里,黄宣渝不仅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同时也是文体两开花的全能型选手。“课堂上他永远是最积极的那个,表现十分亮眼。他能表演极具个人特色的Englishrap,也能饱含感情地朗诵《将进酒》......学院里的很多文体比赛都有他的身影,专业比赛也连连拿奖。他拿到保研名额,我觉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
敢挑战,不囿于舒适圈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情怀,有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是要求。“我会每次给自己制定一个需要逼自己一把才能实现的目标,如果每次都设定舒适圈之内的目标,那么能力就不会提升。”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黄宣渝的大学生活一直践行着“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的信条。大二时,他加入了学校口译队。刚进入口译队时,黄宣渝性格内敛,可口译需要大胆表达,他就一遍遍磨练自己,到后来成为口译队最积极的学生。同样也在大二,黄宣渝参加了CFA中国之队-黄石国际足球赛的项目,担任随队翻译。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时,黄宣渝有过犹豫,但一直勇于挑战的他最终选择接下这个任务。他提到当时觉得最措不及防的就是在一次会议中,体育局主任突然在写好的稿件中即兴加入一段话语,但作为一名翻译人员,不能在会议中自乱阵脚,他快速调整好自己紧张的情绪,以镇静的头脑,灵活地化解了这个问题。
语言是走向世界的大门,也是文化交流的钥匙,黄宣渝不仅仅只尝试自己专业范围内的翻译工作。在大二暑假期间,他进入防城港市广播电视台,担任记者助理。记者助理这个工作对黄宣渝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不同于以往熟悉的翻译工作,记者助理给黄宣渝带来了其他的感受。有深入居民生活,见识人间百态;也参加各种会议,丰富阅历见识。虽然这看起来与翻译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沟通,这与翻译是共通的,做好本职工作,不喧宾夺主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但敢于挑战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坦言自己也会遇到瓶颈期。在这个时候,他会选择放下棘手的问题,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会去跑步,听歌,看一场电影,有时候在放松的状态下会顿悟,重拾动力。”遇到困难时,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黄宣渝在达成自己目标时的一把关键的金钥匙。他也建议学弟学妹们,在觉得面对自己设定的目标面前无力时,及时自查自己的目标是否设定的过高,敢于跳脱舒适圈,并不意味着好高骛远。
心怀感恩,遇见更好的自己
“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压力的裹挟”这是口译队老师在翻译道路上给予黄宣渝的一堂重要的思想必修课,同时也是黄宣渝在民大“笃信好学,自然宽和”校训下的深刻感悟。批评和压力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而面对它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畏惧。谈到这一点,黄宣渝最想感谢的是民大的老师们,“以前的我,面对翻译不太自信,但老师们会给我鼓励,让我大胆翻译,不要怕错畏难;提醒我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虚心接受同伴们的建议;在我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也会细心、耐心地给我修改的意见。”
从老师的鼓励中获得自信的黄宣渝在学习中更加乐于和老师进行交流。“无论是做演讲还是回答问题,我在我们班基本都是最积极的。我喜欢去和老师互动,我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在互动的过程中,我对这个问题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并且我也能够得到来自老师的一个正向的反馈,这样会让我更有学习的动力。在这个正向的环节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我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同时黄宣渝也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深深坚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很感激民大给予我的一切,民大之于我,是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新世界。”在黄宣渝眼里,民大是一个极具包容力的地方。来自祖国各地的学子齐聚于此,各地的风土人情在此碰撞,这让黄宣渝中华民族大家庭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精神力量,是民大给予黄宣渝最有价值的一课,“民大有一股平和、向上的力量,正如校训‘笃信好学自然宽和’强调的那样,一直驱动着我前行,时刻提醒着我保持谦逊好学、脚踏实地的求学态度和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处事作风。”
回顾大学历程,黄宣渝感慨道:“好像做了一场梦,但仔细想想,这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感谢当初那个傻傻的自己。”最后,他也感谢一直以来不曾放弃的自己。不畏日暮途远,但求有所可为。一直在努力奔跑,虽然跌跌撞撞,但从未倒下。
·学长寄语·
不要惧怕,在试错成本较低的大学环境里,勇于尝试,抓住机会。放平心态,不要将目光仅仅放于结果之上,享受努力的过程。同时在大学生活中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寻找有意义的事情去付出时间。
博闻强识厚积薄发
奔赴热爱不惧山海
黄宣渝为自己的本科生涯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祝愿他在自己的领域中继续闪闪发光
也希望所有民大人
奋进赴年华笃志赴所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