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网上聊天 >> 网上聊天前景 >> 正文 >> 正文

你干嘛抢我孩子认错了人贩子暑期

来源:网上聊天 时间:2023/7/23
治白癜风的中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1018/4275471.html

作者:积木育儿,多多黛

Part1

7月9日,广州花城汇,光天化日的闹市区,发生了一个“中年妇女抢孩子”的事件。

一个爸爸在看孩子。一名中年妇女走过来,逗引孩子玩。起初,孩子爸爸并没有在意,毕竟他离孩子只有3米远,中年妇女所有的行为都尽收眼底。

随后,中年妇女环视周围,目光和孩子爸爸还偶有交集,可是,她并不知道那就是孩子爸爸。几分钟后,中年妇女迅速抱起孩子,准备离开现场。

孩子爸爸立即上前阻止,结果,中年妇女却一口咬定,这是她的孩子!

正在争执时,出现了另外一对带着三个孩子的夫妇,他们说这个中年妇女是自家的保姆,之所以抱孩子,是因为保姆认错了。

但是,这个中年妇女和“抱错”的孩子,之前是有很长时间互动的,怎么可能会认错?!

事后,孩子爸爸发了朋友圈,还原了事件的原委,看来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男孩当时不在父母视线范围内,如果照看孩子的是妈妈一个人,可能这个男孩就真的被抢走了。

这件事的确让人细思极恐,它告诉所有父母三件重要的事:

出门带孩子,一定要确定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玩耍。

不要相信接近孩子的任何陌生人。

闹市区、人流中心是人贩子最热衷的作案地点。

有时候,决定孩子是人贩子的、还是你的,也就是在那么几分钟之内。

Part2

近来,朋友也经历了一件特别“惊险”的事。

她给女儿报了两个暑假兴趣班,因为是在同一个地方上课,所以她一般把女儿送过去后,就回家做家务、买菜、做饭,等女儿的课快结束的时候,再过去接。

有一天,她正在做饭,突然接到兴趣班老师的电话,问她是不是要提前接孩子,因为刚才前台接到显示她的手机号码的电话,说今天家里有事,需要提前接孩子,因为门口停车不方便,希望他们把孩子送出来。因为感觉声音不太对,所以想再核实下。

朋友听完,吓出一身冷汗,慌慌张张地赶紧跑着去接女儿。

家长们以为把孩子放在兴趣班就安全了,没想到人贩子的手段这么高明,不仅能复制出一样的电话号码,对孩子的兴趣班时间和地点都了如指掌。

如果兴趣班的老师没有跟朋友核实,她家女儿肯定就被人贩子带走了。她暗自发誓以后女儿上兴趣班,自己一定要全程陪伴。

至于为什么自己的信息会外露,她也想了很多可能。

比如,填一些调查表格可能会泄露信息。

有时会遇见挂着工作证的人,说做社会调查,填张表格就送一个小礼物。有几次她拗不过女儿想要礼物的心,就填上自己的电话和姓名。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朋友圈。

她特别喜欢在朋友圈晒女儿,不管是去书店看书,还是去商场,都会花样晒女儿,所在位置都显示得很详细。而且,有好几次她还晒了女儿的考级证书,名字都没有打马赛克,培训机构的名称也都在上面。

现在人贩子的高明就在于,学会了等待,等收集了足够的资料,才去下手。

当人贩子和孩子接触,一旦说出了孩子的姓名、爱好以及家里的一些事,很大程度上就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就能很轻松地骗走孩子。

人贩子的手段防不胜防,作为父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否则很容易悔恨终生。

Part3

有时,看新闻事件,或者道听途说一些别人家的事,我们总以为这些“意外”离我们很远,但其实,“意外”离我们真的很近。

现在人贩子也升级了自己的招数,不仅让家长防不胜防,也让很多孩子“无力抵抗”,比如:

①伪装成各种工作人员,修水表、修冰箱的、送快递的……

暑假了,很多父母会让孩子一个人在家,这里我想说:父母在家,有可能孩子都不安全,更别说父母不在家。

一个姓陈的三岁宝妈在网上发帖,说自己的孩子差点被“送外卖”的人“带”走。

据她说,当时下午,孩子爸在公司加班,她有点困,就弄了一些玩具让孩子自己在客厅玩,自己在房间休息。过了一会儿,她隐约听见有人和孩子说送外卖的,接着是关门声。好在她警惕性高,立刻就开门跟了出去,结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走到了电梯门口,而且,电梯里有个人伸出手,已经拉住了孩子的胳膊。听见她喊了一声“宝宝,你要去哪”,电梯里的人松了手,下去了。

随着网购的普及,很多孩子都知道父母会在网上给自己买玩具,所以对快递员有一种莫名的期盼。一旦听说是快递员叔叔,可能会毫无戒心地开门。

这就意味着,即使父母在家,孩子也有可能被装扮成“快递员”的人贩子骗走,家长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②和宝妈聊天,套近乎

人贩子常常会选择独自带娃的父母,夸奖孩子聪明,自报家门地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博得信任,开始打探一些信息。当资料收集得差不多时,就会在宝妈某些看孩子松懈的时候,找准时机,骗走孩子。

所以,一旦发现不相识的人无缘无故过度夸奖自己的孩子,又自来熟地聊“八卦”,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他们或许就是人贩子。

③让孩子给自己带路

有一次,女儿放学遇见一个阿姨问路,因为之前我和女儿普及过人贩子的招数,比如问路,告诉她可以指路,但是,一定不能带路。所以,当那个阿姨堵住女儿一个劲儿地问来问去的时候,女儿立马说:“我是小孩,不懂那么多,你去问大人吧!”

女儿回家后告诉我这件事,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赞。

告诉孩子:如果遇到陌生人要求自己帮忙,最好还是让他去找大人,因为一个正常的大人,很少会去向一个小孩寻求帮助。

④逗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趁家人不注意,带走孩子

当父母在外照看孩子时,不要以为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就放松警惕。

很多人贩子会钻入小区内,假装家长跟孩子套近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孩子抱上车子带走了,追都追不上。

⑤走路尾随,瞅准机会,顺手“牵”走孩子

新闻上有报道,在过马路的时候,小女孩只落父母几步路而已,就被两个妇女盯上了,上前几步,抱着就跑了。

⑥糖衣炮弹,用糖果、玩具作为诱饵

《不可思议的妈妈》中,节目组安排了一个测试:看孩子们是如何面对陌生人的“诱惑”的。

蔡少芬的两个女儿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一直拒绝开门,即使“陌生人”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姐姐,可是,姐妹两个人一致表示不会开门,让“陌生人”把礼物放在门口就好。

不得不说,蔡少芬的两个女儿表现得很棒,也算是经得住“诱惑”了。只是在“陌生人”走开之后,姐妹两个人开门,拿回了礼物。

蔡少芬对两个女儿的表现不太满意,一再告诉女儿说了不能开门,就是不可以开门,万一坏人躲在门后怎么办?后来,作为惩罚,她让女儿把礼物送给了其他小朋友。

不得不给蔡少芬点赞!

Part4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防备人贩子的要求也经常和孩子再三交代,可儿子一再表示,自己是神兽金刚、奥特曼,可以打败人贩子!对于一个“自我陶醉”的儿子,我只能时不时地把一些防坏人的方法渗透给他。

对孩子的要求是: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指路,不和陌生人做朋友(除非是妈妈允许的情况下)。万一找不到爸爸妈妈,一定不要哭泣,一定要在原地等待。牢记父母教给的安全人员名单:穿制服的警察、保安、商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收银员)。和爸妈走散后,又在周围找不到安全名单上的人,就找带小孩的阿姨帮忙报警。

其实,如何防备人贩子,需要做足功课的,还是父母。

①让孩子牢记家庭的住址、父母的姓名和电话,避免走失后及时联系。

②不要随意向别人透露孩子的信息。

③看管孩子时,一定不要总低头看手机。

近日,苏州一位爸爸在家边看手机边照看五岁的孩子,可是,孩子偷偷跑出了家门,这位爸爸竟全然不知。直到两个小时后,他在朋友圈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警察局,才发现孩子不在家。

不得不提醒一下所有的父母:放下手机,回头是岸。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总是会看手机,却不知道,人贩子可能也会钻这个空子。在你无数次低下头的时候,孩子就有可能被人贩子盯上了。

④偶尔给孩子看一些人贩子偷孩子的视频。

⑤培养孩子外出报平安的习惯。

大一些的孩子最好配备电话手表或者手机,当他去同学家玩或者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时,让孩子养成一个定时“报平安”的习惯,比如,两个小时给妈妈打一次电话或者发一次语音。很多的时候,父母可以通过“报平安”来判断孩子是否安全。

⑥让他人接孩子放学时,约定一个固定密码、暗号。

有时,当父母有事或者来不及接孩子,需要委托不常接孩子的人去接孩子时,可以事先跟孩子约定一个小暗号,可以是一串数字或者两个人都熟知的小暗号。告诉孩子或者老师,只有对得上暗号的人才能将孩子带走,否则无论是谁都不能将他带走。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就取消别人帮你接孩子说“暗号”,因为人贩子真的技术太高超了,为人父母,我们只能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⑦独自带孩子出门的家长,要做好防盗措施。

如果孩子在推车里,尽量用安全带系着孩子,把孩子固定在车上,这样人贩子不可能一下就抱走孩子。

再大一点的孩子去人群密集区,很多时候一两秒的时间就会发现孩子不见了,这时最好买一条“防丢链”。不要觉得像牵小狗一样不好看,安全永远大于好看。

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对于一些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这些资料,可能记的不会那么深刻,父母需要经常问问孩子,加深一下记忆。而且,在记父母两人的电话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背一个电话号码,以防混乱。

昔日,人贩子作案的地方,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因为要避人耳目,去诱惑没有什么反抗力的孩子。可如今人贩子也开始“大摇大摆”地在公众场合作案了。

年,央视新闻曝光孩子被拐的七大高发地,家门口就排名在第一,其次是公园、商超、火车站、游乐场、医院和路上。

越是看似安全的地方,越是最不安全的地方。即使在闹市区,父母也一定要看管好孩子,千万不要当“低头族”,放任孩子自己玩耍。

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隔着一个可恨的人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