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笔者想分享一个故事:话说前苏联电影导演库里肖夫曾给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面部特写,并将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碗汤、一口棺材和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分三组放给观众看。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剪辑,观众们却说莫兹尤辛分别表现出了饥饿、悲伤和怜爱的感觉。库里肖夫由此指出人在不同事物之间会产生联想,并基于知识积累、主观好恶、过去的观影经验和生活中的经历,形成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判断。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他(她),这也许是深深暗恋的,也许是曾经拥有的,亦是一直相守的。当我们在生活中突然发现某一个人,和自己当初有一点点相似,便在脑中对记忆中的情节进行搜索,产生怀旧。许多情侣相识于学生时代,在穿着校服的日子里遇见懵懂的爱情,在大学里自由地体会爱情,但最后却在重重矛盾后无奈地挥别这份爱情。
而情侣间分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双方没有共同话题,最后无奈分道扬镳。所以,我们当今看到各类青春影视剧非常热门,爱情电影作为众多电影中的佼佼者一直在稳步发展。赚取了大量的笑声与眼泪。越来越多的观众体会到了爱情的温馨与遗憾。这是爱情的魅力,也是爱情电影的绝妙。在其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带入自己,怀念着那段青涩却又无话不谈的时代。一面是惨淡的现实,一面是对恋爱的怀念,我们不禁反问:话题究竟去哪里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一位心理博士曾对名志愿者进行一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异性朋友那里得到安慰。对于男性来讲,女性朋友们善解人意,容易理解和体谅自己的处境和苦楚。对于女性来讲,男性同样是最出色的听众,男性往往会对女性内心的烦恼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给出解决方法。专家们一致认为,找异性朋友谈心解除忧郁,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找一位异性朋友做倾谈对于日常生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究竟如何聊天?找什么话题了呢?哪些不能聊呢?
事实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对夫妻的互动行为进行细致研究,并发现了丈夫和妻子在互动行为上的一些差异。例如,研究发现了夫妻沟通中妻子更多的是要求者(即抱怨、责备)而丈夫更多的是回避者。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关于冲突话题的讨论大多由妻子发起,妻子的行为总体上要比丈夫更消极(如批评、指责等)。妻子在谈话过程中确实比丈夫更爱指责、敌意、具有攻击性。
于是,有人总结了几个不能探讨的敏感话题:
(1)曾经的风花雪月不说
(2)朋友之间婚姻的不忠实行为不说
(3)“你简直太让我失望了……”
(4)“过不成,离,有啥了不起……”
(5)“挣那点钱,牛啥?”
相信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这几个话题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过于极端。
爱情与我们一起成长,在这成长中爱情也渐渐变得酸涩和苦楚。最初的爱情是害羞与甜蜜,课堂上相视一笑,放学后一起回家,相约考上同一所大学……大学却多了更多不可控的元素,爱情中开始出现重重考验,便开始争吵和猜忌,甚至分手。步入社会,他们终于成熟,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爱情与人生。
而在笔者看来,追求爱情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攻略”,唯有用心付出,真诚相待,展现自我。这三点缺一不可最后才会收获完美的爱情。
现在许多男生性格内向,特别是在女孩子面前放不开,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在网上百度“话术大全”、“聊天技巧”。当然,百度的结果很美满,可现实却很骨感,尤其是到了现场,那些百度出的“攻略”全派不上用场。他们在心仪对象面前手足无措,表情也极不自然。所以笔者建议大家不如把“百度”的时间用来多陪陪对方。当二人的交集足够多后,话题自然来了。话题一来,双方之间便会对对方知根知底,感情想必也会迅速升温。
恋爱是门学问,这其中只有靠自己才能悟透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