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内容标题更好?熟练掌握写作技巧,轻松创作优秀作品
也许有人认为写作必须要有天赋,要读很多书,或者没文化不能写作,其实写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美国有一位写作指导教师罗伊·彼得·克拉克,他被认为是新闻媒体界最有影响力的写作指导教师之一,培养出了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在内的众多杰出作者。
他认为“写作作为一项技能,远没有人们夸大的那么难……写作者在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后,也能轻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他认为写作者需要一个写作工具,就像手工艺人需要工具一样,这个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打磨作品,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因此他精心编写了《写作工具:写作者案边必备的50个写作技巧》一书,书中提供了50个写作工具,供写作者们参考学习。
这本书我认真研读之后,认为更适合英文写作的写作者,但是我也从中学到了写作技巧,毕竟我们阅读学习,是结合自身的需求去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再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1认真收集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
作者提到:“把别人会扔掉的废物保存下来,留在你的大项目中用。”我认为就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把别人提到的话题内容挑出适合的放进自己的素材库中。
我之前上过汤小小老师的写作课,老师让我们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根据不同的主题,将收集的素材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的主题库内,在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使用。这与书中提到的收集线索这一写作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写到在收集线索的时候,会用简单的文件盒贴上标签,进行分类,把跟朋友聊天的话题内容收集起来,比如他有一个“千禧年”的盒子,然后写出了报纸连载小说《未完待续》。
我认为素材库的建立,是为写作提前做好准备,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工具,对于任何阶段的写作者都能很好适用。作者最后提供了几个比较好的写作素材搜集方式。
如果是长期写作者,可以回顾自己过去几年的作品,列出感兴趣和好奇的几大主题类别,根据主题收集线索;目前正在写作的作者,可以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哪些重要话题没有涉及到,有没有很感兴趣的,可以准备文件夹或盒子,贴上标签,搜集内容汇总进去。
还可以在网上搜索列出来的新话题,去探索一下,把感兴趣的网站和微博上的一些内容添加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备用。我个人认为素材库不仅要建立,还要定期更新,把最新的素材收集起来,才能在写作时有好素材可用。
2尽快开始动笔,打败写作拖延症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拖延的情况,只是有些人比较严重,有些人能稍微克制住,对于需要交稿的写作者来说,作者认为“交稿期限是写作者的生产力”。
他认为可以把拖延变成预演,不用一定就在书桌前写作,可以先在头脑中开始预演写作,比如构思主题和大纲,或者故事的重要部分或关键表达,这样,虽然没有动笔,但是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写作思路,在真正落笔时就不会因为毫无思路一拖再拖。
书中为粉碎拖延症提供了几个好方法。一是先动笔,即便写的不是很满意,也要坚持写,慢慢找到感觉;二是让写作成为生活常态,固定时间写作,而不是找借口或者等待所谓的时机;三是给自己小奖励,如果自己没有拖延,提前完成了任务,可以奖励自己喜欢的小确幸。
四是开始动笔后,根据所定的主题有的放矢地去搜集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在动笔前不停的去研究去探索;五是不犹豫,写文是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写出的文质量不太高的时期,但是坚持下去,这就是你的积累;六是一旦动笔,不要不停的修改,坚持写完再去修改。
七是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把“拖延”、“写不出来”等负面消极的暗示或言语,转换成积极的方面,可以用正面词汇形容,比如“准备下笔”、“列好计划”;八是日常可以坚持写日记,把脑海中突然想到的主题、线索、构思等记下来,未来可能会成为很好的素材。
九是写作的地方一定不要过于凌乱,否则很容易分心去收拾,从而耽误写作;十是寻找到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人,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而骄傲自豪。
3先完成再完善,提升文章品质感
对于先完成再完善,我个人深有感触,最初学写作时,我经历过两种极端情形,一种是文思如泉涌,写到停不下来,写完了一个字都舍不得删,总觉得自己写的非常好;另一种是边写边改,一篇文章几天都写不完,甚至有时候直接卡在开篇。
通过看书、上课等写作培训,我学到了“先完成再完善。”这也是之前培训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书中也提到“这样无情的删减运用到写作过程的最后一步最为恰当,用理智的判断节制创意。”
因此在写完后进行修改,能删减掉多余冗长的句子,更换掉说服力较弱的论据等。如《写作法宝》的作者威廉·津瑟所说:“尽管它们看起来像是初稿,但它们已经重写和重新输入了......四五次。每一次重写,我都努力让我的文字更紧凑、有力和精准,把那些无用的元素统统删除。”
我每次写完文后,也会像他一样,不停的进行修改,有时候第二遍跟第一遍甚至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内容了,经过一遍遍修改,我的文字更简洁明了,所有的文字都是紧密围绕主题,为主题服务。
删减工作就我个人认为,还是自己进行比较好,毕竟最了解文章的是写作的人,删减后如果确有需要,可以请朋友看看也可以。
在书的封底有句话,我想能给写作者坚持下去的勇气,“让写作不再是依赖天赋的神秘技能,而是能不断磨炼、提高的大众技能。让写作不再是一次漫长的折磨,而是能凭借工具轻松完成的手工活。”所以通过不停的学习、练习,我们的写作技能会一次次提升,写作之路也会更顺畅更轻松。
想要学会写作,你一定要解决这五个问题
让我来终结这个问题吧!
首先,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会面临的最直接的5个问题是:
我写什么(确定自己的写作定位)?
怎样才能写的更好(找到方法指导)?
写给谁(写作受众)?
读者能得到什么?
我想得到什么(我想要收获什么)?
解决了这5个问题,写作这件事差不多就可以做的很好了。所以我看这本《学会写作》最终目的应该是解决这5个问题。带着目的去看书,这是一种做事的思维。
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我在做这件事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列出来,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做事能让你更高效,不会迷茫。
所以《学会写作》第三章可以回答的问题是
一、我写什么?
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写作定位,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是什么,问自己喜欢在哪些事物上投入时间,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多方向的去尝试,你总能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
面对“总是不知道该写一些什么”,作者交给了我们这些:
1,你要对这个世界有点意见,而不是对什么都无所谓。否则你会觉得什么都不值得去写。(想要通过表达参与,优化这个世界)。
2,任何事物都可成为写作的对象,去思考所有可以触动你情绪的事情,去想所有占用你注意力的事情。(举个栗子:想一下你一天投入时间比较多的事情有什么,关于现状你是否满意),关于这些有什么是你想说的。(所以有些作家说:如果想当作家,一定要有一颗敏感的心)
关于这两点,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可以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应用它们,咱们用好这一个理论就够我们去想写什么了,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日后另写文章再补,不然太多了写不过来)
3,充分了解你的写作领域。我的理解是你至少(最好)脑子里有点货,曾经输入过很多你写的领域的知识,很好的认知和比较高阶的思维。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写出好文章的知识基础。
前两点都是属于对于如何能写出东西的认识,我们记住并注意运用就可以了。而对于第三点我们则能给出具体的建议:
①广泛,大量的涉猎与你写作领域相关的优秀作品,文章,可以看相关的高质量视频甚至是结交相关的专业人士。
举个栗子:如果我想写给刚入学的大学生比较全面的好的建议。那么我就应该去网上搜大学生平时都关心哪些问题,会碰到哪些坑,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找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并给出较好的答案。
另外,作者在书中还给出了一套从李笑来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中找到的写作公式,这里双手献上:
(1)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2)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3)这个概念通常被如何误解?
(4)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5)有什么意义?
(6)如何正确使用?
(7)错误使用有什么可怕之处?
(8)这个概念与其他哪些重要概念有联系?
《学会写作》的作者本身也有一套常用的写作公式,此处就不列举了。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我发给你。
二、如何写的更好?
其包括多个部分,咱先从文章的开头开始,即选题,然后再接着讲下去。
写作选题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门面,直接决定了读者愿不愿意点进你的文章去看。
优质选题的3个逻辑:
1,绝大多数人关心,对绝大多数人有价值。考虑有多少人会读,覆盖的人群多,你的阅读量自然就高。最好是能击中读者的痛点。像民族自豪感,英雄,社会普遍焦虑等等。覆盖万人的主题大概率比覆盖10万人的主题阅读量高,当然前提是你的文章写的足够好。
2,能引起多大的共鸣。这里可以制造身份认同感。
3,出于社交需求,或人天生的分享欲望,有多少人愿意主动传播你的文章。只有愿意主动传播,才有更大的可能成为爆款文。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向,就是借助社会热点,因为很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