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21岁的小鱼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四学生。上个学期,小鱼做了一件特殊的「小事」。在看到一则「只要男生」的招聘启事两次之后,她写了一页言辞激烈又有理有据的PDF,作为邮件的附件,伪装成应聘简历发给对方。她想要质问这种不合理,也想要告诉HR,性别歧视是一件很错误的事情。
出人意料的是,两天之后,小鱼收到了很长的回复。原来那只是一个负责中转应聘消息的邮箱,邮箱的所有者和小鱼一样,也是一个女大学生。她说,这是女领导安排给她妈妈的任务,她妈妈又将任务交给了她,请她帮忙发布这则招聘信息。
她还在回信里提到,她自己、她的一位优秀的女同学、她的一位好朋友,都对这份工作感兴趣,但因为「只要男生」,她们失去了争取这份工作的机会。而且招聘方强调,「学校可以不好,但是只要男生」。
女孩说,当她看到小鱼的质问邮件时,第一反应是,用语或许有些激进。但她很快就意识到,如果没有不公的现状,我们本不必发怒。
在回信的结尾,女孩说:我写这封邮件只想告诉你,你对不公的反抗有影响到我,谢谢你。
本来以为会收到HR官方话术回复的小鱼,看到这封信后,有了很复杂的感受。首先是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在这则招聘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她看到有许多人发出疑问,但包括她自己,都没有对招聘过程起到实际的改变,女性依然被隔绝在外。她不知道要如何回复这封邮件,似乎自己发声的影响仅仅传递到了另一个女孩身上。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份小鱼考虑求职的工作,与她的现实利益并无关联。这也不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只是,在面对这样的结构性困境时,很多人都会忽视掉这种不舒服,从而放弃发声的努力。
毕业季即将到来,小鱼的身边有很多与她一样努力的女孩,她们考入大学,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到了求职的环节,依然会因为性别这个天生的「原罪」,遭受一系列打压。小鱼的小小抗争,或许只是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上,一个很小的缩影。但仍然值得我们记录和反思。
以下是小鱼的讲述——
文|戴敏洁
编辑|姚璐
1
第一次看到这则招聘消息,是我的室友转发在宿舍群里,她在我们学校的一个表白墙上看到的。招聘消息里面明确写了,要求是男生。但是做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类似文秘一样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性别的特殊性。我们几个人当时只是在群里吐槽,觉得很不满。
接着,我又第二次看到了这则消息,在我们一个找实习的群里。但是,只要男生的要求,被去掉了。同样的内容,怎么就把这个描述给去掉了?是转发这条消息的群主去掉的?还是应聘者觉得要求不太合理去掉了?后者应该是不可能的。我想到一个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个群主转发消息的时候,害怕别人说他是性别歧视,所以他主动把这个描述给去掉了。
只是看到第一次的招聘信息,我可能也不会发声。这种「只要男生」显性的性别歧视我们已经看到太多了。我是学新闻的,平时会看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我了解这个现象,知道就业方面是存在性别歧视的。但在我脑海中仅仅停留于一个概念,我没有去做一个深入的分析或者是了解,直到我自己去找实习、找工作,尤其是今年准备春招的时候,自己也成为了这其中的一部分。
我会刷各种招聘软件,也会发现好像HR会对男生更青睐一点。我的室友,去考一所学校的研究生,是新闻学院的一个专业,要求里面明确写着,招50个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10人,这个要求是明晃晃地写出来的。
我一开始也会去查,规定性别是不是合法的。查出来就是说不合法的。我其实挺困惑的,既然是不合法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公然把这个要求写出来,并且没有人去质疑。
小鱼在群里看到的招聘信息受访者供图
之前我在豆瓣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女生说她去找HR投简历,HR桌上放了一叠简历。她是学工科的,她前面都是男生,只有她一个女生。那个HR接了她的简历,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HR直接把她的简历放到旁边去了,没有放到男生那一摞。所以她回去之后就质问了那个HR,她说如果你们不想要女生,为什么还要把我的简历收下,能不能把我的简历还给我。这个帖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找工作,但是我看到她的帖子我好像跟她亲身经历了一遍。
所以第二次看到这则招聘信息,这个去掉「只要男生」的行为,让我非常气愤。他发的这个群里,都是人大新闻学院的学生。人大本身就是一个男少女多的学校,男女比例是3:7。而新闻学院,又是人大里面男女比例最失衡的一个学院,我们班20个人,只有1个男生;整个人大新闻学院级,有个人,只有30几个男生。
也就是说,在这个群里,看到这则招聘信息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女性。但因为这个描述被去掉了,她们不知道这个招聘本意只要男生。这会造成一个后果,有的女生想去应聘这个岗位,很用心地准备简历,但她不知道因为她是女性,一开始她就不可能被录用。这个点燃了我。我当时也在准备自己的实习,我非常认真,会针对每一个岗位专门去做一个简历。一份简历从一开始做,到正式做完可能会做个两三天,其实是很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
如果我那么用心地去准备一份简历,但是我不知道,一开始就是不会录用我的。我很愤怒。但我之前还属于一个有点半法盲的状态吧,我还甚至会在脑海给他预设,是不是(单位)只有男生宿舍,所以就不收女生。可能当时给自己定义的是一个学生的身份,不太敢去提出质疑。之后自己去找工作、找实习,了解了一些,也在网上看到一些科普,说这个行为是不合法的,我才会去质疑。
这个愤怒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我感觉自己的愤怒好像是一层一层叠叠叠,叠到了一个顶峰。我就想,我要以一个什么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我就想到,这个HR是不是很急着找人?那我要给HR写一个邮件去质疑他。算是一个行动惯性。我当时正好在找实习,每天都在投简历,我就重复这一个动作,保存我的简历,命名成姓名和学校,再发邮件。
我第一反应是写一个很明了的质疑信,就是你们凭什么只要男生。但是后来我一想,别人看到这个邮件,可能就知道我这个邮件是指责他的,大概也不会点开,也没有什么冲击。那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邮件伪装成一个应聘简历,让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人?给他一个心理预期。实际上他打开这个附件,赫然一个巨大的PDF,上面黑字红字都是指责他的。可能在我看来是更解气一点,会觉得这算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吧。我是想惩罚一下他的。
我在网上搜了法律条款,想让自己的质疑看起来更有底气一点。我就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我把「性别」两个字标红,加下划线。还有第二十六条,「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第二十七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在最后面放大加粗:你们在公然和国家法律做对吗?
我当时语言也比较激进,整个过程非常快。我当时还在课堂上,抽空完成了这个PDF。
我没有留下我的名字。PDF文件名字叫做「应聘简历」,我在邮件里写:您好,我的简历在附件中,请注意查收。
小鱼发送的PDF受访者供图
2
邮件发出去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非常的爽。你做出这个歧视的行为,那我就用非常朴素的、原始的方式去惩罚一下你。你既然急着招人,那这个邮件你肯定会点开看的,看到之后,我的愿望就已经满足了。我也不期望得到什么回复。
之后两三天,我都没有打开这个邮箱。可能也有点不敢吧。你毕竟还是一个未出茅庐的学生,你还去质疑HR。我也会怕我打开邮件,那个HR过来把我骂一顿,我是装死装了两天,两天之后再点开邮箱。然后,我就看到那个人的回复了。
点开之前我以为,要么就是HR训我一顿嘛,要么就是HR用那种很官方的套话回复我说,下次注意什么的。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是一个中转者的回复,可能是跟我面临一样情况的女生。她只是帮忙代转这个招聘,她还跟我解释这个招聘背后的一个背景。
她在邮件里说:说来惭愧,作为一个女生,我还在转这个让我也很不舒服的招聘启事,因为它是来自我妈妈的任务,我妈妈的任务又是另一个女领导交给她的任务。
我第一反应是很不好意思,有点内疚。我毕竟是用一个非常激进的语言去质问,还质问错了人,我有一种怒火发错人的感觉。
但是之后我反复地又读了这个邮件,越读越生气。我注意到她说,这是女领导给的任务,而且要求一定要是男生。
这个女生在信里说,一开始她妈妈让她去帮忙招人,她就问了自己可以不可以去,她妈妈说不可以,因为只要男生。我们都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岗位,会对性别的要求这么执着?并且强调,「学校可以不好,但必须是男生」。
图源剧集《爱很美味》
因为我们在人大,算是那种苦读十几年才考上的。可能对于我们学校很多人来说,人大是他们现阶段最耀眼的一个标签、最引以为豪的东西。但是你费尽心思好不容易考上了这个大学,就可以被别人一句话否定掉——学校可以不好,但必须是男生。就好像让我们这些苦读了十几年,考上名牌大学的女生成了一个笑话。好像性别就成了我们的原罪。你是女生,那你就天生低人一等,你好像就应该遭受这种不公,你想超越那些男生?你再努力都没有用。
邮件里提到了三个女生。写信的这个女孩想要去应聘,她的一个优秀的女同学想要去,还有她的一个好朋友想要去,三个女孩子,都因为这个性别要求失去了机会。你可以看到这个环节中,有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女孩的好朋友还去问她:为啥性别歧视这么明显?
大家都知道这个要求本身是不合理的,但是好像就是没有办法,我们的不满是一方面,但是没有人能对这个实际的决定产生影响。愤怒的同时我又很无力,就是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为只是一种自我感动,就是一个自嗨式的东西,它并没有影响到这个招聘的任何一个环节,甚至都没有传到领导那边去,都没有给HR看到。
这个事情最爽的就是我刚发完邮件的时候,但是看到那个后续就会非常的无力。我的这个行为好像,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平常经常刷到很多的招聘都要求是男生。明明这种行为、这种规定是不应该的,是违法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有人提出质疑也没有用,不会对他们产生实际的用处,好像没有什么监管在。
某高校专场招聘会现场,两名女生正在浏览招聘信息图源视觉中国
3
我在高中的时候,算是一个性别意识比较模糊的人,整个人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我也知道男女平等这些非常概念化、观念化的一个东西。但是对于它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也会受制和被束缚在刻板印象里。
我算是性格比较野的一个人。我小的时候喜欢爬树,玩泥巴,到野地里玩,回乡下的话我会去跟动物玩,骑牛啊,还有马、羊。小时候也不喜欢穿裙子,我就喜欢穿裤子,把头发剪成寸头,大家都看到我以为我是个男生。我的性格特别的闹腾,所以我是坐不住的,一定要到处去玩,到处去爬。就是非常的不符合传统观念中那种淑女文静的形象,我记得每次亲戚来我家都会说这点,说你好像不太文静,不像个女生,经常这样说。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生气。别的女生好像都是留着长发,把辫子扎得非常漂亮,戴一个蝴蝶结,穿一个公主裙,我就是寸头,衣服上都沾的是泥巴,我小时候懂的也不多,但我会产生一种羞耻感,总觉得我好像确实是不如人家,没有那么好看,没有那么优雅。包括我小时候,我也不喜欢玩跳皮筋,我喜欢玩搭积木,拼城堡,拼汽车,还看那个奥特曼全集,当时的小朋友都看芭比公主。我感觉自己好像生错了性别一样。
我的父母给我的自由空间特别大,我在家里是没有任何界定的,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但是我妈也会天天说,你能不能像个女孩子一点。我有点伤心。我就会想是不是我真的这样不好,我应该是不是学着去当一个女生,去做大家期望中的女生。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观点都是一种错误的束缚,我会去屈服于这些观念,去按照这些观念生长。头发留起来了,开始穿裙子,也表现挺文静的,但是总感觉就不是我自己。
高考填志愿那一天,我爸送我去学校路上,问我填什么志愿。我说我填的是北大考古,因为我从小就非常的喜欢考古,文物、古建筑、古生物,对我特别有吸引力。我爸突然反应特别大。他之前从来不干涉我这些东西。我们家是一个放养式的家庭,我爸爸妈妈非常尊重我的意愿,对我就是%的一个放养的态度。这一次,我爸说,考古风吹日晒,女生不适合干,不适合学这个专业,千万不要报。
他就把我劝退了。我当时没有去思考这些东西,我当时就顺着他的思考去想了,我想确实是这样,可能确实考古专业比较累,就不太适合女生吧。
最后我的第一志愿就改掉了,没有填北大考古,填了人大新闻。我没有去探究当时选择哪个,我的人生发展会更好,只是因为女生不适合学就放弃了。这可能就是切断了我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人生本来有很多的方向可以走,但是就是被性别限制给卡住了。
图源视觉中国
4
我酝酿了很多,我该如何回复这个邮件?邮件里她说,她看到我的PDF,第一反应是我的用语很激进,但是很快她就意识到,如果没有这种不公的现状,我们原本是不必发怒的。
我不知道从何谈起,从何写起,好像没有什么意义。有反抗的勇气又怎么样。她提到的这个过程中,那么多人都在质问,那么多人都在提出反抗,但是没有用,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好像我写了这个回复,和我的一开始发出去的邮件一样,又是一种自我感动,所以我最后就没有写了。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停在她说「我写这封邮件只是想告诉你,你对不公的反抗有影响到我」这里,就可以了。我这封邮件最大的意义可能就在于影响到了另一个人,去鼓励她发声。
这件事也算是在我心里埋下了一个伏笔,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更有勇气了,用很激进的语言去发声也没什么,你只要能表达出你自己的不满就行了,你的行为也能鼓励到更多的人。
5月7日,我又在学院的一个群里看到「只要男生」的招聘信息。我就思考了一会儿,大概一分钟,我在想,这是一个实名制的地方,和邮件是不一样的。而且每天都只有招聘的消息,没有聊天,我发这样一个消息会显得特别的突兀。我想要不要去私聊?但是我又觉得凭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好像是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一样,明明应该是一个很光明正大的、维权的事情,为什么要弄得小心翼翼的。我想干脆就在群里回复他吧,让大家都看到也没什么。我也做好了他要跟我理论的准备,因为他是男生,我就决定去公然地在群里说出来。
我本来想说「在招聘中限定性别是违反劳动法的,你这样发不太合适吧」,但我觉得这个语气好像太高高在上了,怕吵起来,我就改成「发出来貌似不太合适」,我做的一个最大的让步了,调整一下语气,然后发了。
但是后续没有想到这么和谐,那个转发消息的师兄道歉了,「这是典型的性别歧视,下次转的时候应该注意」。之后同学们跟在下面都在点赞大拇指。很多人都是男生,我会觉得这个事情好像让大家都站到了一起,特别的团结。
我觉得女性主义是一个很复杂的大世界。新闻、社交媒体上的观点,很多细碎的事情混合起来,对我整个人的认知会产生一些影响。近年来互联网上对于女性主义的发声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还是觉得网上和现实是一种分裂的状态,网上你看到的其实还是少数人去发声,现实里大家可能因为实际关系的束缚,或者实名制,你可能会受到的限制会更多一点,比如你作为一个学生,就有学校对你的压力,学院对你的压力,你会有现实的生活秩序,你很难有一个渠道去实际地争取自己的权利。
我觉得我已经算是够幸运的了,没有生在一个重男轻女或者是特别打压自己女儿的一个家庭。我跟我爸妈一直是一个比较平等的状态,从小到大我是没有受到什么限制的,所以我一旦被什么东西限制住了,我就会觉得特别的不满。虽然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一个非常实质性的效果,但是给不给是一回事,争不争又是另一回事。包括我们的受教育权、工作权利,都应该去争取。如果你不争取的话,你就会在社会上失去话语权和地位。
可能很多女性形成一个非常内敛的性格,是因为社会规训她必须去表现内敛。你遇到什么不公的事情,好像就忍着比较好,如果你大声地站出来质疑,大家就会觉得你不太好惹,是个比较麻烦的人吧。
为什么女生都必须活得唯唯诺诺的,好像每个女生都应该温柔,应该遇事忍让、忍耐,我觉得大家就不应该忍。我前几天看到我朋友发了一条微博,她说我发现现在女性都好能忍。比如她室友大姨妈来了,忍着,疼得满头都是汗,都快受不住了,她让她室友吃止痛药,她室友说不吃,她说她还能忍。她非常的不能理解,她觉得中国女性这种忍痛的能力是从生理上延续到了心理上,全方位的一个能忍的态度。对实习、对这些不公平的现状,如果你不发声,其实也是一种忍。
看到不公的现状,你作为一个利益被损的当事人,作为女性群体的一员,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愤怒,就是应该去反抗。我们每个人都要大声地去质问为什么,声音大了起来,会引起重视。如果你根本不发声的话,连你自己都不在乎你自己的权利受损,那别人又怎么会轻易地帮你去维护你自己的权益呢?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从事任何职业,同工同酬,不因性别、年龄或其他因素受到歧视,工作不会入侵私人生活,彼此界限分明。我希望我们进入这样一种社会:在谈到某个职业时,公众不再具有刻板印象,如外卖员一定是「小哥」,保洁员一定是「大妈」,工人一定是「大叔」,我希望未来的工作环境是包容而多元的。
图源视觉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58.html